Germany Newsletter

01/2022

气候保护



德国政府计划额外投资600亿欧元以应对气候变化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领导下的新一届德国政府内阁已决定向现有的能源和气候基金(EKF)增加投入600亿欧元。这笔资金将来自于今年抗击新冠疫情预算里未使用的信贷。

“即将投入的600亿欧元是我们经济的助推器,”德国财政部长克里斯蒂安·林德纳(Christian Lindner)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借助这笔资金,从长远来看我们可以克服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并为德国实现气候中立目标和数字化未来迈出坚实的一步。”

目前,这笔拨款正提交德国联邦议院(联合政府拥有多数席位)批准。林德纳补充说,德国计划2022年拿出1000亿欧元,以减轻新冠疫情带来的持续影响。

德国将在气候保护上投入巨资并从中获利

在格拉斯哥举行的COP26峰会上,发布了两项研究,研究说明了德国必须在多大程度上对气候保护进行投资,以及如何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先谈论后者: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德国企业的国内外产值在全球绿色技术市场中占比达14%。而2020年,德国占到的份额仅为4.5%。

并且专家预测,未来几年这种优势只会继续增大:

“许多国家对净零排放的承诺将使全球对低排放技术需求大幅增加,”德国复兴信贷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弗里齐·科勒-盖布(Fritzi Köhler-Geib)在一份声明中称,“对于德国企业而言,这将加速经济增长并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因为向净零排放经济的转型将涉及大量投资。仅德国就必须动用约5万亿欧元。德国作为环境和气候智能技术的领先供应商,也有潜力参与供给端的转型。”

德国政府将加速该行业的增长,如果德国要在2045年前实现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中和承诺,则需要政府进行投资。德国工业联合会(BDI)和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一项研究预估,2030年,这一领域的公共支出必须增加到470至500亿欧元,2021年至2030年的累计支出需达到2300至2800亿欧元。研究表明,2021年至2030年,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合计需投入累计约8600亿欧元。

而该研究的作者写道,这样的投资是值得的。

“实现德国的法定气候目标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项巨大的事业,这需要在新立法期的头几个月就立即修正方向。同时,这里提到的成功实现全面现代化将为德国提供一个历史性的机会,向气候中立的工业国家转型,并为减缓气候变化影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确保这一代和未来几代人的繁荣。”

德国新政府:在能源效率方面有什么举措?

经过9月的大选和一轮紧张的谈判之后,德国有了新的执政联盟和新的联合组阁协议。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联盟组阁条约旨在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气候保护话题被高度重视,为了实现雄心勃勃的气候目标,能源效率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以下是联合组阁协议中涉及的将影响建筑节能和工业节能的主要内容。

建筑行业:德国建筑绿色化

  • 气候变化2022行动方案:推出一项鼓励新建筑的补贴计划,着重减少每平方米居住面积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计划对《建筑能源法》进行如下修订:

  • 2025年1月1日起,新安装的供暖系统的可再生能源比例必须达到65%
  • 2024年1月1日期,对现有建筑进行重大扩建、改造的,更换的部件应符合EH70标准
  • 2025年1月1日起,新建房屋的标准应与KfW EH40保持一致
  • 由于有了创新条款,《建筑能源法》也将承认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等效措施。

建筑行业里的其他措施:

  • 引入数字建筑资源通行证,为循环经济铺平道路
  • 针对木材、轻质结构以及矿产资源规划制定战略
  • 开发一个系统,用于在租户和房东之间公平地划分额外的二氧化碳成本(根据自2022年6月1日生效的建筑能源效率标准,可以采取分层阶梯模型,或者双方各百分之五十)
  • 向业主群体以及在房屋交易时免费提供建筑改造计划图
  • 根据“能源飞跃”(Energiesprung)旧房改造项目的原则,针对建筑能源通行证的优化与数字化系列改造和进一步改造提供额外的激励机制
  • 在住房补贴中考虑气候保护因素

供暖行业

  • 自2025年1月1日起,新安装的供暖系统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比例都应达到65%
  • 参与市政供暖规划和热力管网发展
  • 到2030年,50%的产热应实现气候中立


德国工业去碳化

能源和资源效率将在德国工业向气候中立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 对工业的支持将以实施经济上可行的能源效率措施为条件
  • 创建新的工具来实现气候目标,例如碳差价合同
  • 支持在欧洲引入碳边界调整机制
  • 建立一个拥有二氧化碳最低价格和边界调整机制的国家“气候俱乐部”

尽管通往气候中立的道路对德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也蕴藏着许多机遇。这对那些希望在德国拓展业务的公司来说是个好消息,利好领域包括可再生能源供暖、热泵、改造技术以及能源效率服务等。

德国引领欧洲电动汽车市场

汽车管理中心(CAM)和民调机构YouGov发布的一项新研究——《2021年电动汽车市场与创新报告》证实了德国在欧洲电动汽车领域的主导地位。

德国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单一电动汽车市场。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占欧洲汽车市场的19%,而德国又占这一总数的30%。2021年前三季度,德国售出约50万辆电动汽车,超过了英国和法国的总和。

这项新研究是在电动汽车占德国汽车总注册量的比例激增至创纪录水平之后进行的。

特斯拉正在德国首都柏林郊外开设一家超级工厂,根据该研究,特斯拉在实力和声誉两个领域均被列为最具创新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宝马、奥迪、奔驰和大众在这一方面的表现也不错。特斯拉还在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榜上领先,大众排名第四,宝马排名第五。


德国创下电动汽车新纪录

新注册的电动汽车比例创历史新高

传统汽车的销售受到供应短缺和交货时间过长的影响,与此同时,德国经销商正在推出电动汽车。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表示,在10月份,电动汽车首次占到新车注册量的30.4%。这是由于当前的市场动态所致。

 “原因也很简单,”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汽车专家斯特凡·迪·比托(Stefan Di Bitonto)说,“汽车制造商决定将半导体等零部件分配到哪种汽车上。目前,电动汽车的利润率相当高。这是因为德国对购买电动汽车补贴高达6000欧元。此外,经销商还提供3000欧元的折扣,这让消费者认为现在是购买汽车的最佳时机。因此,把半导体配置给电动汽车是有意义的,所有人都会获利。”

数据证明了这一点。10月份,德国新注册汽车数量为17.87万辆,环比下降35%。其中新注册的电动汽车达到5.44万辆,同比增长13%。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相比,纯电动汽车(BEV)的新注册量每月增长高达32%。这一趋势在短期内将会持续下去。

 “中国、挪威的例子,以及美国特斯拉的例子都表明,如果国家给予的购买补贴保持在一个水平,那么电动汽车的销售和注册数量会继续蓬勃发展,”迪·比托说,“这部分汽车市场对供应短缺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因为汽车制造商将继续使用他们拥有的零部件来制造利润最高的汽车。”

这些月度数据是在德国电动汽车人气大涨的情况下产生的。根据德国交通部(KBA)的数据,从2019年到2020年,电动汽车的注册量从63281辆增加到194163辆,增长了两倍多。而仅在今年1月至5月,就注册了115296辆电动汽车。

 “显然,德国人对电动汽车的接受度也在不断提高,”迪·比托补充说,“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趋势。一方面,人们现在购买电动汽车是因为这样做更有利,另一方面,尽管目前供应短缺,道路上电动汽车数量的增加会进一步促进其普及。”

德国能源巨头将向电网投资数十亿

270亿欧元——这是德国能源巨头E.ON宣布计划为加快绿色能源转型投资的资金,其中大部分资金将用于改善德国电网。

《明镜》周刊援引E.ON董事长莱昂哈德·伯恩鲍姆(Leonhard Birnbaum)在一个投资者论坛上的发言:“E.ON正开启全面的增长和投资行动,以创造一个数字能源零碳世界。”

该公司表示,从现在到2026年,它将拿出大约220亿欧元来扩大其能源网络。E.ON公司显然认为其生态计划和经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该公司还宣布,将同时实现每年利润增长4%,达到78亿欧元。E.ON是德国最大的电力和天然气供应商,也是德国最大的能源网络运营商。

行业分析人士对该公司的投资表示欢迎。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能源、建筑和环境技术总监托马斯·格里戈莱特(Thomas Grigoleit)表示:“在扩大德国电网方面取得的迅速进展,是进一步促进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实现我们气候保护目标的决定性一步。”

德国北部巨大的电转热储能电站开始施工

汉堡大都会区的第二座电转热储能电站已开始施工。

从剩余风能中获取碳中性能源

9月,德国最大的电转热储能电站之一开始施工。一旦完成,位于Wedel镇的系统将成为汉堡大都市区的第二个电转热储能电站。

该系统将利用风能产生的电力,向当地区域供热网络输送无碳能源。每当风力发电量超过输电网络可输电能力时,就会开始向供热网络输能。这不仅有利于保护电网,还减少了当地热电联产厂燃煤的需要。投资成本由当地电网运营商50Hertz承担。

电转热系统使是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堡环境参议员延斯·克斯坦(Jens Kerstan)认为,该系统每年可以减少1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并减少风力发电的弃电。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能效专家罗伯特·康普顿(Robert Compton)指出,这是长期转型的一部分,“我们预计区域供暖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人口较密集的地区,可以分散投资成本。在较低的温度下能更有效运行的,能够储热,能够利用废热和电转热储能电站提供的热能——这类供热网络,将日益成为德国建筑业脱碳的一个组成部分”。

德国在氢气投资潜力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在国际基础设施咨询公司Cranmore Partners和energyestate对全球氢能行业投资潜力进行的一项新研究中,德国脱颖而出,超越了世界其他国家。德国这个“全球氢能领跑者”明显领先于位列第二至第五名的西班牙、美国、澳大利亚和法国。

该报告首先提到了德国政府的800万欧元资金,称这将“促进数十亿瓦特的电解槽生产,以及数千公里氢气管道的建设”。德国在“监管承诺”、“运输”和“当地需求潜力”类别中获得了5分的满分。

该研究还强调了德国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氢气差价合约项目及其地理环境。

 “德国的地理优势支持其领导欧盟能源转型的愿望,”该报告总结道,“德国拥有欧洲42%的陆上和海上盐穴储氢潜力,这对季节性能源平衡至关重要”。

点击查看报告全文



英力士集团(INEOS)将投资20亿欧元用于欧洲绿色电解氢

来自英国的全球领先石油化工集团英力士表示,它正计划在德国西部城市科隆建造一个100兆瓦的电解设施,以生产绿色氢。这是欧洲多个国家(包括挪威、法国、英国和比利时)对该技术投资的20亿欧元的一部分。

在科隆生产的氢将被用于制造绿色氨气。该公司表示,新设施将使科隆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减少12万吨。英力士连同其子公司INOVYN,已经是欧洲最大的电解槽运营商,该项目也是欧洲同类项目中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

 “绿色氢气代表了我们创造一个更可持续、低碳世界的最佳机会之一,”英力士集团董事长吉姆·拉特克利夫(Jim Ratcliffe)在一份声明中说,“欧洲迫切需要在绿色氢气方面进行更多的投资,英力士今天的声明表明我们决心在这一重要的新燃料领域发挥主导作用。”


数据中心的废热为法兰克福的1300套公寓供暖

法兰克福的创新能源试点项目正在利用数据中心的废热为全市的住宅供暖。

数据中心的电力和热能浪费问题

德国的数据中心业务正在蓬勃发展——尤其是在法兰克福,这里有60多个管理服务中心,还有更多的中心正在计划或建设中。然而,这些系统有一些很大的缺点——其电力消耗极高,并且产生废热,这些废热通常未被使用就被释放到大气中。

试点项目寻求利用废热

法兰克福的一个试点项目试图将这些缺点转化为有效的解决方案,该项目意在将产生的废热供应给新开发的住宅项目里的1300套公寓。到2023年,Westville综合体约60%的热量需求将由邻近数据中心的废热来满足。该项目是德国首个类似规模的项目。

.来自数据中心的热水和供暖

一个类似的项目利用数据中心的废热为同样位于法兰克福的Eurotheum高层建筑提供热水和供暖。当地能源供应商Mainova已宣布,计划在未来几年将其他数据中心连接到区域供热网络。


绿色能源新闻

德国的绿色能源领域最近推出了一些重要的综合电网和氢能计划,初创企业也在开发用于减少废物的创新技术。

NeuConnect互联电缆推动欧洲综合电力系统的发展

定于明年开始建设的“NeuConnect”互联电缆项目,是首条连接德国和英国电网的传输系统,传输容量将达到14亿瓦特。该计划是欧洲首批由项目资助的,促进电网整合的互联互通项目之一。有人提议将互联互通市场向私人投资开放,他们认为更大程度的电网整合将使气候中立的欧洲能够依靠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安全运行。批评人士则表示,是否值得为了更可靠、便宜的能源供应而放弃供电主权,这一问题仍有待商榷。

世界上第一家工业碳中和合成煤油生产工厂在德国开业

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碳中和合成煤油生产工厂已在德国下萨克森州维尔特县(Werlte)揭幕。这个由电力到航空液体燃料的工厂是由德国非营利组织atmosfair运营的,该组织负责促进、开发和资助可再生能源项目。物流公司汉莎货运航空和德迅(Kuehne+Nagel)是该燃料的首批客户之一。工厂利用沼气厂的二氧化碳和空气加水来生产合成原油,然后经提炼后生产合成煤油。

 “氢谷”集群在德国西北部成形

包括EWE、Tennet、Gasunie和Thyssengas在内的多家能源供应商正在整合他们的项目,以创建“清洁氢气海岸线”和“一号元素”项目,落地德国西北部正在成形的氢谷集群。德国的北部海岸对发展德国氢能经济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该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供应量大,使得氢气能够通过现有的电力和天然气基础设施生产、储存并整合到能源系统中。清洁氢气海岸线项目已被欧盟授予“欧洲共同利益重要项目”地位,旨在促进西北地区氢能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累计投资额超过10亿欧元。由Gasunie、Tennet和Thyssengas主导的一号元素项目将建造一个100兆瓦级的电解槽,将来自可再生资源的电力转化为绿色氢气。

德国环境部启动了玻璃行业去碳化项目

德国联邦环境部(BMU)正在资助两个项目,研究玻璃行业中化石燃料的替代品。作为联邦环境部“工业脱碳”计划的一部分,总部位于美因茨的玻璃制造商肖特公司(Schott)将获得总计约450万欧元的资金,以减少能源密集型行业的排放。

柏林初创企业为农民推出气候数字平台

柏林初创企业Klim推出了一个气候数字平台以促进“气候友好型农业”,该平台使用可再生方法将更多的二氧化碳储存在土壤中,而不是释放出来。农民可以获得环境友好型农作方法的认证,包括例如中间作物和花带。每种农作方法都被赋予一个特定的每公顷和每年二氧化碳储存量,农民可以凭此获得财政补贴。

慕尼黑气候中立初创企业获得160万欧元种子资金

总部位于慕尼黑的初创企业在新一轮种子融资中获得了160万欧元的资金。该公司开发的软件允许制造企业收集并向客户和监管机构报告其环境数据,以帮助实现碳中和。新一轮资金将被用于扩大该企业的产品线及其软件开发团队。

收集海洋垃圾的SeaClear项目

一个国际合作伙伴网络已开发出一种自主机器人解决方案,用于探测、分类和收集水下垃圾,该伙伴网络包括位于汉堡的弗劳恩霍夫海事物流和服务中心CML。全世界海洋里现有2600万至9000万吨的废物——其中90%位于海底。迄今为止,潜水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成本来收集废物。作为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的一部分,SeaClear项目的解决方案已获得500万欧元的资助。研究人员已经将收集已识别的水下垃圾的成功率设定为90%,与使用潜水员相比,节省了70%的成本。目前,有两个测试阶段正在汉堡和克罗地亚的杜布罗夫尼克(Dubrovnik)进行,2023年12月将推出功能原型。

汉堡初创企业开发塑料替代品 

位于汉堡的初创企业Traceless正在开发一项创新技术,利用农业副产品制造完全可堆肥、可储存的薄膜、固体材料和薄如蝉翼的涂层,并具有与塑料相同的优势特性。与传统塑料相比,这种无痕材料还能将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降低87%。这家初创企业目前正与奥托集团(Otto)合作,试运行其首个无痕材料包装发货点。

R-Cycle项目旨在减少塑料垃圾

位于特洛伊斯多夫(Troisdorf)的机械工程公司Reifenhäuser及其合作伙伴共同推出了R-Cycle计划,以帮助减少不必要的塑料垃圾。该公司已经开发出一种技术,可使用单种塑料生产出塑料薄膜。这种用于单一品种包装的单层薄膜,使用后可被单独熔化,再加工成新产品。R-Cycle计划的参与者已经开发出一种无形的数字水印,并将其整合到单层薄膜中。用智能手机扫描水印,可以了解关于塑料各个组分的信息。

缩小德国的循环经济缺口

根据年度循环经济缺口报告,人类从地球上获取了1000多亿吨的原材料,但只重复利用了其中的8.6%。为了保护气候,包括德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应该在创建循环经济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迄今为止的问题是,获得新原料比回收旧原料更便宜,但目前的原材料短缺和价格上涨表明,这种情况可能正在发生变化。咨询公司BCG为德国《商报》(Handelsblatt)所做的计算表明,到2030年,德国循环经济的市场规模可能达到2000亿欧元。BCG表示,到2040年,多达75%的材料可以被重新利用——只要私营企业和公共部门为此投资500至600亿欧元。

从德国的回收利用和循环经济之间的差距来看,潜力是显而易见的。

 “德国是回收领域的世界冠军,在废物处理行业拥有最好的基础设施。”伍珀塔尔气候、环境和能源研究所循环经济部主任亨宁·威尔茨(Henning Wilts)告诉德国《商报》(Handelsblatt),“但就循环经济而言,我们只是处于平均水平。"

德国的大公司正在觉醒,意识到变革的必要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潜在商机。

塑料制造商科思创(Covestro)的首席执行官马库斯·施泰勒曼(Markus Steilemann)告诉《商报》:“化学工业必须进行重大转型,从石油转向绿色原料和生态能源。”

科思创表示,它希望完全过度到循环经济。巴斯夫目前正在开发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再利用的新程序,并在其位于德国东部城镇施瓦茨海德(Schwarzheide)的电池工厂附近建造了一个回收设施,其他电池制造商也在效仿。在今年9月的德国国际汽车展上,宝马公司首次推出了一款名为“i Vision Circular”的概念车,这是一款几乎完全由可回收材料或再生材料制成的循环经济汽车。

 “宝马i Vision Circular象征着我们要成为发展循环经济先锋力量的雄心,”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Oliver Zipse)在一份通告中表示,“我们希望将我们在生产中有效利用资源的领先地位扩大到我们车辆的整个生命周期。这也是一个经济可持续性的问题。目前原材料价格发展的趋势已经向人们展现了一个依赖有限资源的行业必须面对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