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rmany Newsletter

06/2020

工业

3000万欧元投资柔性机器人

对于来自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的Wandelbots公司来说,过去几天是令人兴奋的。这家无代码工业机器人初创公司于6月17日星期三公开发布了TracePen编程器。在此之前,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公司才刚宣布又获得了3000万欧元的风险投资。

公司名“Wandelbots”在德语中是“改造机器人”的意思,它的产品TracePen是一个手持设备,可以让人类操作者“教会”工业机器人执行某些任务和动作。这是一个快捷又简单的过程,并且无需重新编写计算机代码。这家公司曾入围2017年Disrupt Battlefield竞赛的决赛,该公司表示,这项技术使机器人技术在经济上更具可行性。

“通常人们并不知道,75%的机器人制造成本来自于软件开发,”Wandelbots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克里斯蒂安·皮希尼克(Christian Piechnick)告诉线上杂志Tech Crunch。“我们帮助制造商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灵活性使用机器人,也大大降低了机器人的使用成本。我们的产品可以让非程序员的人员轻松指导机器人完成新的任务,从而减少了难以寻觅且成本高昂的程序员的参与。”

不仅小型公司被说服了,Wandelbots的客户还有大众汽车、宝马和英飞凌。该公司认为,在冠状病毒大流行的限制下,自己有能力满足商业需求。

“凭借一项几乎可以立即带来投资回报的技术以及极短的上市时间,我们抓住了一个趋势,”皮希尼克补充道。“对人类工人的依赖和工作场所的限制(如工人之间的距离)极大地增加了对自动化的需求。”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的机器人专家克劳迪娅·格吕那(Claudia Grüne)同意这一说法。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的说法,‘2020年最重要的趋势’之一是机器人将变得更加智能——这意味着编程和安装将变得越来越容易,"格吕那说。"因此,Wandelbots凭借其教学笔解决方案,真正走在了通过演示教导机器人潮流的前面。"

  

德国制药业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间蓬勃发展

由于Covid-19病毒大流行带来的各种限制,全球出口可能会下降,但对德国制药公司来说,2020年将是很好的一年。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统计,3月到5月,德国的药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4.3%,从193亿欧元增加到221亿欧元。

3月份,该行业甚至创下新纪录,成交量达到82亿欧元——与2019年3月相比增长了27.8%。

去年德国出口了807亿欧元的医药产品。其中最大的市场是美国,其进口的医药产品占出口总量的17.1%,达138亿欧元。德国对非欧盟国家的医药产品出口额几乎翻了三倍:从2009年的147亿欧元增加到2019年的427亿欧元。

2020年3月,德国国内药品营业额也同比增长了20.2%。专家将这一变化归因于药店在新冠病毒大流行初期增加了库存。


德国医疗和科研机构应对新冠病毒危机

德国医疗科技市场是欧洲最大的市场,2019年的消费金额约为380亿欧元,创历史新高。随着新冠疫情带来的需求增加,这一数字将在2020年或未来几年被超越。

医院将重症监护室的病床数量增加一倍

由于目前的危机,一些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将出现显著或小幅下降,但根据预测,医疗保健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将不减反增。

德国的两千家医院目前有50万张床位。最近几周,重症监护室的床位已从1.2万张增加到4万张。德国联邦和各州政府打算联合将重症监护室的床位数再增加一倍,并要求各医院立即采取行动,努力为流行病导致的最坏情况做好准备。


通过多样化生产和建立伙伴关系提高制造能力

呼吸机和个人防护设备(PPE),特别是口罩和防护服,是医院最迫切需要的产品之一。尽管像Drägerwerke、B.Braun和Siemens Healthineers这样的全球企业都来自德国,也拥有大量的现场生产能力(包括Johnson&Johnson、Hamilton等在内的其他国际企业也是如此),但目前仍然供不应求。欧洲内部市场专员呼吁在传统的医疗技术行业之外的企业迅速采取行动,敦促制造商增加产量并实现多样化生产。积极的例子包括纺织品和鞋类制造商,他们已经开始生产口罩和防护服。

在德国,纺织品制造商甚至汽车工业供应商已经证明了他们有能力通过调整生产线来生产新产品,如过滤口罩(FFP)。MAHKLE公司是内燃机技术和汽车空调领域的专家,为此正与内衣制造商Triumph公司合作,预计短期内FFP3口罩月产量为150万个。

医疗技术产业集群将建立专门的新冠病毒网络

将行业合作伙伴聚集在一起是德国全国各地30个医疗技术集群网络的核心能力。面对新冠病毒大流行,这种基础设施被证实是非常宝贵的。位于图特林根的MedicalMountains建立了一个在线合作平台“新冠中心“(Corona Drehscheibe),专门用于协调区域供求、采购机构和生产能力。德国医疗技术协会BVMed和SPECTARIS——涵盖了光学、光子、分析和医疗技术行业——也在提供新冠病毒的具体信息和合作服务。

新的欧洲医疗器械法规MDR)将推迟实施

欧盟和德国立法者已立即采取措施,继续实施符合性评估程序并不复杂的《欧盟医疗器械指令》(MDD和德国《医疗器械法规》(MPG。3月30日,欧盟专员斯特拉·基里亚基德斯(Stella Kyriakides)宣布,打算将审查更严格的《欧盟医疗器械法规》(MDR推迟一年,至2021年5月实施,该举措还有待欧盟委员会和欧盟议会的确认和合法化。行业协会和制造商此前曾对能否遵守新规表示担忧,担心因此导致供应和患者安全面临潜在风险。

口罩和乙醇消毒剂无需参加符合性评估

除了推迟MDR更严格的符合性评估程序之外,还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例如,放宽对FFP2和FFP3口罩等相关产品的限制,因为这些产品法律上并不属于医疗产品。符合加拿大、中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法规的个人防护用品现可以在德国销售,无需进行标准的非医用CE符合性评估程序。德国的测试机构DGUV(IFA)和DEKRA已经使用一个快速检测流程,在没有认证产品的情况下,可以暂时免除CE标志的义务。乙醇基手部消毒剂也完全免除了合格评估,允许药店和制造商在通知相关机构(BAuA)后可立即销售此类产品。

集中采购个人防护设备

德国联邦政府的防护口罩和防护服采购已由联邦卫生部集中管理。已在网上以“公开招标”的形式,全面征集报价,固定价格、交货日期和交货方式等要素均为报价必填项(优先考虑德国制造的产品)。


新冠期间的游戏行业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电子游戏作为一种潜在方法,用于削弱封锁和社交距离带来的影响。

自新冠病毒危机之初以来,有1800万德国人与他人一起玩游戏。约20%和朋友在线玩,16%与家人在家里玩,14%在游戏社区内玩,8%与家人在线玩。尼尔森的一项研究显示,与2020年3月相比,表示因新冠病毒而更多地玩游戏的受访者数量增加了23%。

游戏行业的空前盛况

根据手机应用商店情报公司App Annie的数据,在封锁期间的前几周,游戏应用的下载量飙升。以中国为例,2月份(即实施严格防疫措施的第一个月)的平均周下载量,比2019年全年的平均周下载量激增80%。

拥有超过10亿注册用户的全球最大游戏平台Steam也有类似趋势。该平台在4月4日创下了历史新高,当时平台上的活跃用户超过2450万,同时有820万用户在玩游戏。此前的记录为1880万活跃用户,是在新冠疫情前创下的。

在初创公司Genome的一项研究中,游戏行业是少数几个有望壮大且度过危机的行业之一,收入增长10%以上。

那么2020年3月电子游戏硬件、软件、配件和游戏卡的收入突破16亿美元也不足为奇了。根据游戏市场情报公司The NPD Group的数据,这是自2008年3月创下18亿美元记录后的,3月份销售额的最高水平。

抗争新冠疫情

但也有一些游戏公司在苦苦挣扎。更具体地说,就是那些规模较小、成立时间不长的工作室,他们严重依赖游戏发行商来资助他们的项目。随着游戏开发者大会(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等行业相关的重大活动的推迟和电子娱乐展览会(Electronic Entertainment Expo)的取消,他们发现,很难与自有游戏项目的潜在合作伙伴建立联系。

大型工作室的游戏开发工作也面临障碍。虽然行业数字化程度很高,但当软件开发人员每天都需要下载和修改庞大的数据集时,在家办公就成为了一个挑战。在员工家中这种截然不同的环境,很难维持工作室通常采取的严格安全措施。

此外,在游戏开发的某些环节,密切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在很多地方都无法对演员进行动作捕捉,以实现真实的游戏动作。游戏配乐也会让游戏开发者头疼,因为一些大型制作需要部分依赖管弦乐。目前来说,创建由十名或更多音乐家组成合奏团的想法往往是不可能的。

在对2500名行业专业人士的调查中,33%的人声称,由于新冠病毒危机,他们不得不晚于原计划发布游戏。


德国游戏市场的机遇

全球最大的游戏展“科隆国际游戏展”(gamescom)每年都在科隆举行,而今年将不会以实体形式举行。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数字化的活动。

这个决定可能会极大地扩大观众范围,因为游戏玩家可以从世界各地参加,也不必承担前往德国的高昂费用。

德国是继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之后的全球第五大游戏市场。2020年的营业额预计约为60亿美元,德国拥有3400万固定玩家。

德国有651家游戏工作室和发行商,128所大学开设了游戏相关课程。

德国有强大的专业和毕业生网络,国际游戏公司可以利用这个网络来推进他们的在德业务。

游戏产业公共援助资金的申请期限已被延长,将持续到2023年。德国的游戏开发商每年可获得5000万欧元。从这个角度来看,国际游戏工作室在德国设立办事处是有意义的。


新冠病毒对德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影响

一些在线零售商不得不解决供应链的重大难题,另一些则对突如其来、急剧增长的需求毫无准备。

新冠病毒危机期间的电子商务

新冠病毒危机期间,消费者行为和消费需求正发生变化。3月份的电子商务销售额比2019年3月降低近20%。电子商务分析公司After Pay Insights表示,4月份电子商务增长强劲,2020年5月市场便得到复苏——与疫情前相比增长36%。在线零售商Otto报告显示,剃须刀、哑铃、办公椅、打印机、棋盘游戏(+199%)和墙面涂料(+240%)的销售创下纪录。

受疫情消极影响的其他行业现也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例如,时尚行业自3月以来增长了28%。而旅游业和活动部门在复苏方面仍然落后。

“繁荣”仅限于少数几个行业。一些零售商确实超额销售,而另一些则无法卖出他们的产品。根据DHL的数据,复活节前的包裹数量已经达到了圣诞节前的水平。

急剧而迅速的增长表明,线下零售商,特别是小型线下零售商越来越依赖这种送货渠道,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德国电商协会(Händlerbund)于2020年4月对近500家线上零售商进行了一项调查。约8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业务受到新冠病毒危机的直接影响(比上个月多出10%)。

58%的零售商因此遭受到的负面影响主要来自:运输困难(如向海外客户送货);与中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的供应商产生的供应瓶颈问题;以及为保护仓库员工或实施卫生措施而进行的较高投资。

物流困难影响销售

80%的受访零售商表示,影响销售的原因是:供应商难以提供服务(63%)或取消订单(17%)。即使客户需求增加,也有可能因为零售商自己无法获得订购的货物而不能交货。那些能够对新冠病毒危机带来的极端变化做出反应的零售商中,40%扩大了他们的产品范围,27%调整了他们的报价。在接受德国电商协会调查的线上零售商中,33%表示,他们在新冠病毒危机期间遇到了更多理解他们的客户,客户服务投诉的数量也有所减少。

消费者增加线上消费

由于封锁,消费者从实体店消费转移到线上消费。在德国信息技术、电信和新媒体联合协会(Bitkom)所做的一项代表性研究中,52%的受访消费者表示,自疫情开始,他们已经使用无需直接接触的送货方式。四分之一的消费者选择将包裹投递到指定的、事先安排好的地点。

即使是现在取消了一些限制后,很多地方仍延续着线上消费的风气。

由于口罩的使用和保持社交距离的规定,城市中心购物区已经失去了正常吸引力。这导致人们也在线上采购快速消费品——线上购物的便利性和较低的价格促进了这种局面。

未来的线上消费行为

由于预期的经济衰退和随之而来的购买力下降,预计消费者未来将更加谨慎地进行线上和线下消费。而消费者中经常或大量采购的比例(即在过去两周内线上购物超过5次)将从新冠病毒危机前的10%上升到18%。

这一群体仍占据了所有线上消费的大部分(52%),并倾向于将某些类别的线下消费(如食品)完全转移到线上。在危机期间线上购买食品的消费者中,67%计划今后继续线上消费。40%打算为此支付高于食品零售店的一般价格。这与预测的经济衰退和目前德国消费者对食品价格的敏感度相悖。

新冠趋势——未来什么才是重要的?

ibi研究中心在2020年6月发布的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在线调查中,超过半数(53%)的受访零售商(包括线上和线下零售商)认为,新冠病毒大流行将给顾客的购物行为带来持久的改变。

许多首次线上消费的顾客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并且在未来将越发频繁地在线上消费。

在没有线上业务的受访零售商中,有50%因为疫情,计划现在或在不久后开始在线上销售他们的产品,而60%的受访零售商已经有自己的线上业务。德国的线上店铺以及活跃在线上市场的参与者将因当前形势而相应增长。

此次危机的大赢家是线上市场,尤其是亚马逊。小型和新加入的线上市场参与者需要找到各自的利基市场,以分得一杯羹。

社交商业得到增长

近几个月来,社交媒体/社交商业获得了关注。在封锁期间,许多线下零售商发挥创造力,利用社交媒体渠道提供产品。Facebook、Instagram和Snapchat都宣布了增加社交商务服务的计划。对于一些购买类别和目标群体来说,这一领域将变得更加重要。

此外,物流自动化、可持续发展、语音商务、人工智能的使用(如聊天机器人、动态定价)、增材制造/3D打印等问题在未来将变得更加重要。

那些能为线上和线下零售商提供该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的公司,将在市场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新冠病毒危机期间,德国人放弃使用现金,数字支付使用率上升

新冠病毒危机加快了无现金支付的趋势。近一半德国人已改变支付行为,以应对这个全球流行病。

作者:约瑟芬·杜奇曼(Josefine Dutschmann

现金为王

德国人喜欢现金。欧洲中央银行的研究显示,与其他欧盟国家的公民相比,德国人携带的现金最多。德国有句谚语:“Nur Bares ist Wahres!”(“只有现金才是王道!”)德意志联邦银行前董事会成员安德烈亚斯·多布雷特(Andreas Dombret)表示,“德国人很喜欢现金”。在3月新冠病毒危机波及欧洲时,德国人就开始囤积现金——唯一能跟这种情况相比的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储蓄者从他们的银行账户中提取了大约100亿欧元。这使得德国人在欧洲成为一个例外。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公民的储蓄存款在3月份持续增长,德国的情况则明显相反。然而,专家们认为这只是一个短期趋势(2008年也是如此),这些资金在不久的将来会被重新存入银行。

无现金支付增加

家里储存的大量现金并没有用来购买产品或服务。相反,自新冠病毒危机开始以来,在德国这个长期以现金支付为主的社会,线下零售店的无现金支付明显增加。虽然实行了严格的出行限制,但德国由始至终都没有处于完全封锁的状态:杂货店、药店、药房,以及除少数地区外,甚至DIY店都保持营业状态,以便在严格遵守卫生规定的同时,能为公众提供生活用品。

近一半德国人正改变其支付手段

消费者正改变他们的支付手段。德意志联邦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最近几周以来,有43%的人改变了他们的支付手段。越来越多的德国人选择在销售场所进行无现金和非接触式支付。自危机开始以来,这一变化受到了多种因素的促进。一方面,人们呼吁要警惕自己所接触的东西,处理现金时要更加谨慎。例如,超市为了限制顾客与员工的接触,要求顾客进行无现金支付。另一方面,德国银行业也将girocard系统的非接触式支付限额从25欧元提高到50欧元。许多小型商店,包括长期以来以现金为传统支付方式的面包店和书报亭,现也提供无现金支付方式。

金融技术公司支持转账功能

金融技术公司为这种快速转账功能提供支持。例如,结账服务提供商Gastrofix已经开发了一个数字支持包,包括用于非接触式支付的读卡器、具有点餐功能的电子菜单,以及包括凭证单据管理在内的客户数据库,以帮助餐馆经营者在最近颁布的餐馆开放禁令期间提供外卖业务。

“无现金支付,特别是非接触式支付,在那些已经营业的商店和市场中出现了可观的增长,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能达到两位数的增长。因为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大多数经营者也在推广这种支付方式。”EHI零售业研究所的支付专家霍斯特·鲁特(Horst Rüter)说。“这是很有意义的,特别是出于卫生方面的考虑。”这种推广正在起到效果。EHI零售业研究所在4月份公布的一项调查发现,疫情发生前,38%的人仍倾向于现金支付。但是自危机开始以来,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只有18%。此外,42%的人喜欢传统的银行卡支付,31%的人喜欢非接触式银行卡支付,8%的人喜欢移动支付方式。

三大发展趋势

根据支付专家奥利弗·怀曼(Oliver Wyman)的说法,新冠病毒大流行已大大削弱德国客户对银行卡、非接触式和移动钱包支付的抵触情绪。但这只是当前趋势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允许使用电子支付,这也推动了无现金支付。而Google Pay和Apple Pay的使用是非接触式支付的另一个推动力。因此,这些趋势正协同促进着无现金支付的增长。

现金的未来如何?

根据德意志联邦银行的数据,2017年现金支付金额占营业额的比例为52%。借助参考情景,策略咨询公司的支付专家得出结论称:到2025年,现金支付占比将下降20%至32%。如果这种趋势加剧,客户继续使用目前的支付手段,那么未来五年内,现金使用量可能会下降到零售额的20%左右。

欧洲的移动支付系统

无现金支付的重要推动力可能得益于迅速建立的欧洲移动支付系统。德意志联邦银行董事会成员伯克哈德·巴尔茨(Burkhard Balz)希望看到欧洲移动支付系统能更加快速地发展。他在5月份的讲话中评论道,“在我看来,移动支付领域似乎才刚刚觉醒”。尽管如此,巴尔茨仍保持信心,他指出,掌握欧洲移动支付系统的主权很重要,尤其是系统性重要领域的主权,传统上,这些部分由中国和美国供应商所主导。.

无现金和非接触式市场将增长

新冠病毒危机大大加快了无现金支付的增长趋势。据德国联邦信息技术、电信和新媒体协会(Bitkom)称,70%以上的德国人希望有更多的数字化和非接触式支付方式。该协会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在每个商店提供至少一种电子支付方式——理想情况下是非接触式支付。德国的无现金和非接触式支付解决方案的市场将继续增长,为国际服务提供商提供新的机会。


新冠病毒促进德国物流业蓬勃发展

不久前,全球经济的放缓和供应链的中断给经济带来无法想象的挑战。但德国的物流业显示出其灵活性。

航空运输能力正在增强

航空业尤其受到新冠病毒危机的严重冲击。与欧洲其他航空公司的情况相似,汉莎集团将其运力削减90%以上,并停飞760多架飞机中的700架。然而,尽管目前航空客运的需求几乎为零,但航空公司的货运部门却蒸蒸日上,他们通过增加50多个往返中国的航班,进一步增强了欧洲和亚洲之间的航空货运能力。

陆地货运的情况则没有那么严重。尽管如此,德国联邦交通部的数据显示,自3月16日德国限制社会接触以及关闭非必要商业活动的命令生效以来,德国铁路和公路的货运量下降了近20%。

新冠病毒促使包裹量增加

大多数线上零售商也受到新冠病毒影响。根据德国联邦电子商务和邮购商协会(BEVH)的数据,3月份电子商务销售额比上一年同期减少近20%。最引人注目的是,3月份图书、电子和通信商品以及服装的线上零售额大幅下滑——分别下降了14%、21%和35%。与此相反,3月份药品的线上需求蓬勃发展(增幅88%);食品(增幅超55%)和药店商品(增幅近30%)也是如此。

据德国邮政统计,他们一般每天平均投递520万件包裹。目前,德国邮政每天运输包裹数量超过800万件,这一数量与圣诞节前相近。由于目前运量庞大,德国邮政已提出临时实行周日业务。

仓储空间需求增加

考虑到包裹激增的情况,新冠病毒危机导致德国对仓储空间的需求增加也就不足为奇了。“需求量庞大的产品,如食品或卫生用品,目前对生产工厂或配送中心附近的额外空间有着非常强烈的需求,且希望是租期最长达一年的短期租赁。”德国JLL工业机构负责人弗兰克·韦伯(Frank Weber)表示。由于市场对各方面灵活性的青睐,业主们不希望在短期内改造或调整现有的租房。“目前最重要的是速度,”韦伯表示。DVZ目前在物流用地方面的一项调查证实了这一说法,并指出,在新冠病毒危机中,尤其是食品零售商和医疗行业急需3至6个月的仓库。

优化医疗物流

新冠病毒危机正在推动对灵活性和速度的需求。这一点在德国的医疗保健和应急物流领域最为明显,因为这些领域目前需要大量的货物。医院的供应链显示,防护口罩、防护服、消毒剂和其他医疗设备的供应增长率高达400%。德国飞格公司(Fiege)是医疗物流市场的领导者之一,与联邦卫生部紧密联系,负责专门的应急物流。目标是,在不同的地点保持重点货物的库存,以便能够随时交付货物。飞格公司刚推出了数字平台Flexfillment,以便在新冠病毒危机期间优化供应链。该平台旨在将急需仓储重点货物的公司与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免费空间的物流供应商联系起来。

具有创新解决方案的初创企业

在数字化领域,飞格公司并非孤军奋战。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德国的物流行业出现了一些优化供应链的数字平台。事实上,初创企业或许能从危机中获益。例如,柏林的物流初创公司Warehousing1发布了其强劲的增长趋势。它提供了一个中央渠道,用于识别众多地点的仓库和物流服务,优化其效率,并对其进行数字化管理。

其他例子展示了德国的数字中心是如何在危机中团结起来的。因为新冠病毒,最后一公里的物流运力正达到极限。Frischepost公司获得了德国众多数字中心之一——汉堡物流数字中心的帮助,找到了更多的司机和送货车辆,以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者需求。另一家公司ANGEL Last Mile也在开发新的配送流程,目前正与当地药店合作,提供必需的药品,特别是为老年家庭以及高危家庭提供药品。


新冠病毒导致对塑料行业的部分需求增加

4月份,近半塑料企业的订单增加。不过,PPE塑料需求的增加被汽车供应商行业需求的下滑所抵消。

丙烯酸玻璃需求量上升

制造商和零售商目前正从丙烯酸玻璃(以Plexiglas等品牌著称)的高需求中受益。“人们不再询问价格,现在对颜色都不做要求了。”由19家中型企业组成的协会德国塑料贸易商采购协会(EVDK)的约阿希姆·威迈尔(Joachim Wehmeyer)说。“目前,几乎所有产品都已售空。”

塑料经销商现在甚至可以处理掉在仓库里存放了数月的特殊颜色的丙烯酸玻璃盘。威迈尔说,许多塑料经销商利用他们长期以来建立的联系,与供应商商定紧急供应措施。

复活节前后,丙烯酸玻璃板的需求量大幅上升。“与此同时,未来数月内所有制造商的订单都已排满。”机构的协调员表示。今天新下单的客户应该要到秋季才能收货。

“软包装”市场将增长百分之五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做出的预测,今年欧洲的终端消费者对“软包装”的需求将增长5%——尽管去年需求增长率下降到1.5%以下。

塑料行业重拾自信

目前,塑料行业正重拾自信。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政治家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减少塑料的使用,以及甚至要在哪些地方禁止使用塑料。“我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仍在人们的脑海中,”威迈尔说。“但得承认,塑料在某些领域是有存在意义的。”易于消毒的透明塑料板是一个非常贴合当下的例子。唯一可以替代塑料的是玻璃板,但它不仅重量更大,还比塑料昂贵得多。

半数企业订单需求增加

德国塑料包装和薄膜协会(German Association for Plastics Packaging and Films)于4月底就新冠病毒危机的影响对其协会成员公司进行了调研。受调查的120多家的公司主要为中等规模,调查结果展示了塑料包装制造商受到的影响非常不同:

  • 近50%的公司表示订单量有所增长(增幅在10%-20%之间)。
  • 37%的公司表示订单量总体下降。
  • 有1/4的公司表示订单量减少了20%以上。

食品、药品和医疗产品相关的包装制造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达到了产能的极限,而供应汽车行业的商家却面临着需求大幅下滑的情况。

行业已做好了迎接第二波疫情的准备

《K-Profi》杂志对塑料加工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公司已经为第二波疫情的潜在影响做好了准备。大多数受访公司都认为,第二次封锁或病毒扩散将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然而,各公司正采取预防措施,为可能出现的第二波病毒传播做好准备,更加关注其流动资金以及对上游供应商的依赖程度。


GAIA-X——德法两国打造欧洲数据生态系统

德法两国Gaia-X云服务基础设施项目代表着欧洲数据生态系统的起点,该系统有能力与全球大型云服务公司竞争。

在数字时代,无论是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和游戏、在家办公所需的视频会议,还是先进的制造业或智能交通,没有云端的话,这些几乎不可能实现。

Gaia-X云服务基础设施项目于六月正式启动,距离首次宣布该项目还不足一年。德国对云基础设施项目寄予厚望,认为它将在引导欧洲度过新冠病毒危机的数字化转型中发挥核心作用。

Gaia-X的成立旨在巩固欧洲的数字主权,它将实现欧洲云数据存储取代全球云技术巨头公司的目标。

建立一个开放的数字生态系统将使欧洲的公司和商业模式能够在全球舞台上具有竞争力。

此外,新的生态系统还将保障云服务用户的数字主权以及欧洲云服务提供商的可扩展性。因此,按照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能源部部长彼得·阿尔特迈尔(Peter Altmaier)的说法,德法两国合作的这个项目不过是 "欧洲数据生态系统的起点",而且这是一个能与国际云服务提供商公平竞争的项目。

迄今为止,已有300多个组织和一个由22家公司组成的联合体,Gaia X基金会创始成员已经签署了该项目,其中包括以下公司:法国的Atos、Dassault Systèmes和Orange,以及德国的博世、SAP、西门子和德国电信。对该项目感兴趣的其他欧洲企业也可以参与进来(如果符合欧洲的数据保护条例,非欧盟公司也可以参与)。

Gaia-X项目的目的并不是创建一个由政府资助的欧洲超大型公司,而是利用各种标准将多个云端解决方案协调为一个云端解决方案,用户可以将单个解决方案结合成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


欧洲的数字战略——建立数字化单一市场

Gaia-X是更为广泛的欧盟愿景的一部分,该愿景旨在创建一个统一的数字战略,成员国针对该战略的磋商持续到7月底。工业和商业数据是全球数字经济的关键驱动力。

建立数字化单一市场将使欧盟更具竞争力,并促进其创新进程、产品和服务。

该战略总投资在40亿至60亿欧元之间,用于创建欧洲统一的数据空间以及成立一个欧洲的云基础设施和云服务联盟。预计到2025年,欧洲的数据经济将增长一倍以上,计划将欧盟数字经济在GDP里的占比从2018年的2.4%(3010亿欧元)提升至5.8%(8290亿欧元)。

模块化解决方案、数据安全和开放的公共数据

欧洲的数字战略和Gaia-X项目共同协作,为从事未来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和新型商业模式的公司创造一个繁荣的生态系统。

更重要的是,数据主权得到了保障——所有用户都能根据自己的数据分类,自行决定数据的存储地点、谁来处理数据以及使用数据的目的。统一的监管和标准框架也为在众多公共和私人应用场景中使用开放公共数据打开了大门,如出行和天气数据、地理数据以及从政府资助的研发中获得的数据。

截至本文章编写时,只有44个市和11个县提供自己的开放公共数据(OPD)——这是分散监管框架遗留下来的问题。

开放公共数据对德国的增值潜力相当大,预计每年的使用潜力达430亿欧元。

已有40多个使用案例提交给Gaia-X项目,涉及8个领域,其中包括:

  • 工业4.0和中小企业
  • 卫生、财政及公共部门
  • 智能生活、能源、移动出行
  • 农业

贡献的案例不仅仅来自德法两国。荷兰、西班牙和瑞士的公司和组织也在概述的使用案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项目合作的机会向欧洲和国际公司敞开——且这种合作是安全的,合作方能够始终维护自己的数据主权。

对项目感兴趣的公司和组织都可以参加,他们共享同样的数据主权和数据可用性目标。合作可以通过提出特定领域的技术要求,或通过贡献专长技术、新的使用案例和积极参与工作组来实现。

Gaia-X项目的首批成果应在今年年底前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