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rmany Newsletter

04/2020

新冠资讯

政府措施

疫情下德国的一揽子刺激方案

德国联邦政府已同意提供1300亿欧元的税收优惠、补贴和其他财政援助,以加快使德国经济从疫情封锁中复苏。

这一揽子刺激方案是德国联盟党和社会民主党的执政联盟在经过近21个小时磋商后达成的,此前,其他政府援助计划也已获批。

“到目前为止,德国的应对措施一直是通过政府拨款和紧急信贷额度来帮助大大小小的公司渡过经济风暴,”德国联邦投资与外贸署(GTAI)主席兼CEO于尔根·弗里德里希(Jürgen Friedrich)表示。“经济刺激方案的目的是在总体上刺激德国经济,以便实现持久的复苏。它还为德国政府设定了一些未来的优先事项。”

方案的重点之一在于鼓励消费。从7月1日到今年年底,德国将把增值税从19%降至16%,这一举措的成本约为200亿欧元。有孩家庭将获得每个孩子300欧元的一次性补贴。此外,政府还对德国《可再生能源法》(EEG)规定的附加费设置上限,以降低电费。

一部分方案旨在鼓励德国向电动汽车转型。政府对购买标价低于40000欧元的新电动汽车的基本补贴从3000欧元增加到6000欧元,翻了一番。政府将帮助汽车制造商承担向新技术过渡的成本,并已承诺追加25亿欧元用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和电池研究。德国铁路公司(Deutsche Bahn)也将获得50亿欧元的财政援助,而当地公共交通供应商将获得25亿欧元。

250亿欧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受疫情限制影响特别严重的行业,包括酒店和餐馆、俱乐部和酒吧以及旅行社。他们将有资格获得政府援助以负担运营开支,可以在3个月内获得最高15万欧元的援助。更为普遍的政策是,雇主和雇员的社会保险缴款上限将调整为40%。


联邦教研部支持疫苗研发,投资金额创纪录

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将投入高达7.5亿欧元,用于全国研发冠状病毒疫苗的工作。此前德国已为国际范围内疫苗的开发进行了投资。

这笔投资创下了该部在抗击冠状病毒方面的新记录。

在宣布该计划时,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部长安雅·卡列切克(Anja Karliczek)强调需要支持候选疫苗的临床研究。

“这种研究通常是连续进行的,并且测试对象要能达到足够的数量,”该部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一特别计划旨在使需要更多测试对象的研究成为可能。这类研究非常耗时且昂贵,但有望更快地取得成果。”

同时,卡列切克强调,疫苗的广泛使用最快要到2021年年中。


新冠:德国唤起的谨慎乐观

来自各类机构和其他方面的专家认为,德国应对疫情危机的措施及其对国家经济带来的影响都显现出积极的迹象。

例如,在线杂志Bloomberg Economics根据有关电力使用和道路交通的数据得出结论:“德国经济受到的打击比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甚至比封锁初期的奥地利还要小。”

与此同时,德国财经报纸《商报》(Handelsblatt)援引普华永道(PwC)的一项研究称,今年3月至4月,认为所在企业将受到危机严重影响的德国CFO数量减少了26%。

德国政府在疫情的应对上也获得了良好的评价。普华永道德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乌尔里希·施托克(Ulrich Störk)对该报记者表示:“与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其他国家相比,德国的行动是迅速、一致且透明的。”

这一评价得到了英国智库(DKG)的支持。在一份研究报告中,DKG将德国列为冠状病毒危机期间欧洲最安全、稳定的国家,在全球各国中仅次于以色列。

德国已经开始放宽对公共和经济生活的一些限制,不过当局警告说,危机远未结束。德国应对疫情挑战相对明显的成效,也让GTAI投资部执行部长阿奇姆·哈蒂格(Achim Hartig)对未来持乐观态度。

“毫无疑问,这场危机波及了许多经济体,这其中也包括德国。这些经济体的增长和产出都将受到影响。”哈蒂格说。“但我们必须开始将目光放远。危机过后,德国的经济结构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卫生保健

医疗卫生的自给自足

新冠危机爆发之初,很多人担心德国过度依赖国外的医疗及医药产品,供应链可能面临断裂。有人呼吁德国要自给自足。但著名经济智库Ifo表示,没有这样做的必要。

在4月中旬发布的一份报告中,Ifo得出结论,德国不需要将自给自足作为一项普遍规则。相反,Ifo呼吁在制造商以及供应源国家和地区方面提高进口来源的多样化。Ifo呼吁从制造商、供应国家以及大陆的角度加强多样化,改善进口来源的战略组合。同时它还建议增加本地生产,并保持口罩等特定医疗产品的有限战略储备。

Ifo发现,2019年德国医疗及医药产品的出口比进口多370亿欧元。而即便治疗和预防新冠病毒肺炎的需求提升,呼吸机、消毒剂等商品甚至仍实现了盈余。

“德国三分之二的进口医疗产品来自超过31个国家,这体现了很高的多样化程度。”该研究报告的作者写道。

不过,进口医疗产品中有三分之一是来自较少的国家,且由于所谓的“鹿特丹效应”,采购统计数据可能会产生误导。比如说,许多产品实际上是从中国进口的,但却通过荷兰的鹿特丹港来到德国,因此在统计中被算作从荷兰进口。


德国废水中的冠状病毒监测

Flérida Regueira Cortizo and Jefferson Chase,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


随着世界各国制定抗击冠状病毒的战略,决策者和科学家要尽可能精确地确定问题的范围。所有国家都有关于现有确诊病例和已治愈病例的统计数据,但人们普遍认为,受感染的人数(其中一些人可能完全没有症状)可能比统计数据要多得多。所以寻找分析工具的工作还在继续。

谈及废水,过去,下水道的水被用来分析一些地区的毒品使用程度,比如纽约或伦敦。柏林Charité医院的克里斯蒂安·德罗斯滕(Christian Drosten)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新冠病毒可以在粪便样本中检测到,随后也能在废水中检测到。在这种状态下,病毒不再具有传染性。因此,废水样本可以用于安全地检测新冠病毒的传播。目前,英国、荷兰、瑞典和瑞士以及德国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参与研究的德国机构有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UFZ)、德国水、污水和废物协会(DWA)和德累斯顿工业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resden)。

该项目目前正在科隆、莱比锡、德累斯顿和埃菲尔-鲁尔地区(Eiffel-Rur)等地的约20家废水处理厂进行测试。测试涉及从收集和制备样品到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和模型预测的整个分析范围。

UFZ表示,通过分析来自约900个污水处理厂的样本,可以覆盖约80%的污水和德国大部分人口。UFZ补充说,这可以作为一种预警系统。

该项目主要的挑战是如何检测微量的冠状病毒及其RNA,如何最好地制备样品以及如何实现程序自动化。UFZ和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正在加紧研究针对废水的检测程序和处理预期数据流的模型系统。

“检测灵敏度的提高将起到决定性作用,这种情况下,即便样本中浓度不高,我们仍然能对Sars-CoV-2病毒进行有效检测,”UFZ病毒学家蕾妮·卡莉丝(René Kallies)说。“初步检测结果较为令人乐观。结果显示,在特定区域内,感染水平低于每10万居民中50个感染者的警告值。”

但卡莉丝提醒说,尽管研究人员尽其所能地加紧研究,但要全面实施废水检测仍有一段距离。


德国制造的口罩

在冠状病毒大流行后,德国比大多数国家都更加大防护口罩的生产。对于从事该行业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机会吗?我们向德国联邦投资与外贸署健康专家加布里埃尔·弗莱明(Gabriel Flemming)提出了这个问题。

德国是否试图在口罩生产方面实现全国自给自足?

不,德国对全球化没有质疑,并且会持续高度重视开放市场。不过,为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德国不能允许自己依赖任何一个国家。全球性的冠状病毒大流行表明,像德国这样的人口大国需要强调国内生产,以防止单个国家之间被迫相互竞争,以争夺必需的救生防护设备。我们的目标不是自给自足,而是将高质量的本地产品、多样化的进口和有限的库存储备作为战略组合,以应对最坏的情况。这也包括在必要时具备帮助欧盟伙伴应对灾难的能力。

那么口罩增产是在全德国范围内,还是在整个欧盟范围内?

德国联邦政府已经制定了激励国内生产的计划,并积极支持创新,以创造更优质产品(如在可回收性、可重复使用性和舒适性方面)及更优的生产技术,而这些都能带来长远的好处。这不仅适用于口罩,还适用于整个价值链,例如作为组成材料的无纺布。同时,根据目前的情况,这些计划只有在欧洲层面上进行协调才有意义。这些按照程序生产的无纺布和口罩被明确保留给德国和其他欧盟国家使用。不过,一旦欧洲的需求得到满足,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也允许其在欧盟以外的地区销售。

我们这里说的是所有类型的口罩,还是仅指医院内使用的口罩?

用于医疗卫生领域的口罩,及用于需要更多保护的老年人和高危人群的口罩,跟一般用途口罩的要求当然是不同的,所以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口罩。此外,口罩是仅用于短暂佩戴还是全天佩戴,也有很大区别。如果无法满足1.5米的强制距离,德国雇主必须为员工提供专业的防护设备。有关的政府支持项目是专门针对口鼻防护医用口罩和FFP2/3口罩的。这些口罩必须符合欧洲和德国设定的质量标准。

德国和欧洲的口罩市场有多大?

德国的市场预计在80亿至120亿欧元之间。整个欧洲的市场则取决于很多因素,特别是新冠疫情的进一步发展、疫苗的研发情况以及相关国家的相应法规。还有一个因素是各个人群的态度。如果人们像日本那样广泛地接受口罩,那么需求量会急剧增加,甚至超过每年120亿。

TRIGEMA这样在危机期间作为应急措施开始生产口罩的企业情况如何呢?他们会继续生产口罩还是回归主业?

透气性好、佩戴舒适、可重复使用的口罩肯定会有市场,实际上大多数布制口罩都能满足这些需求。最近设计新颖的口罩也成为了一种时尚趋势。德国纺织及服装工业协会的会员企业中,约40%都涉足了口罩生产。一个问题是,是否有一天他们必须证明他们的口罩具有一定程度的防护功能。纺织企业生产口罩是否有利可图,这需要每个企业具体分析。现在口罩的价格已经开始下降,所以竞争肯定会加剧。

外国企业在这个领域有机会吗?

当然有。我们刚刚完成了一项关于德国口罩生产的研究,并在一份报告中总结了我们的发现。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对外国生产商来说,绝对存在着良好的商业机遇。这些公司可能是之前在德国还不太活跃的而刚刚在德国新成立子公司的外国企业,或是那些之前就在德国成立的公司现在想扩大业务的外国公司,我们很高兴向感兴趣的外国公司提供我们的演示报告,探讨其内容,并支持他们在德国的项目。

当佩戴口罩的要求被取消,企业的口罩产品或将大量过剩,你觉得这一风险有多大?

病毒消失后,肯定会取消对佩戴口罩的要求,但即便感染的情况有所改善,现在也还不知道这具体会是什么时候。目前我们既没有获批的药物,也没有针对冠状病毒的疫苗。明年可能会有,但还远不能确定。对于生产商来说,即便是在正常的市场形势下,也要保持高效率和竞争力。从长远来看,只有使用先进技术才能做到这一点,这也是德国联邦政府明确鼓励的。在这条道路上,企业不是孤军奋战的。他们拥有广泛的技术合作伙伴,包括创新集群中的研究机构和最先进的本地供应商。德国联邦投资与外贸署可以协助企业寻找合作伙伴,加速创新,分散风险。

如您想了解更多信息,联系行业专家加布里埃尔·弗莱明(Gabriel Flemming)或德国联邦投资与外贸署生命科学团队的其他成员,欢迎访问 https://www.gtai.de/gtai-en/invest/industries/life-sciences/medical-technology


口罩与共产主义东德的关联

在柏林墙倒塌和德国统一30年后,共产主义东德基本上已被归入历史。但在世界对冠状病毒的应对中,仍然可以看到东德历史的一个重要痕迹。

正如最近德国新闻杂志《明镜周刊》(Der Spiegel)的一篇报道所调查的那样,制作今天的卫生口罩所使用的材料和程序可以追溯到共产主义东德时期。

黄麻是东德供应短缺的众多商品之一,这迫使东德纺织制造商想出了一种替代品,一种合成、纺粘、熔融的聚酰胺材料。它以其发明者的名字命名为“Kridee”。

“由于棉花稀缺,为了满足需求,东德的人们开发出了聚酰胺纤维。”GTAI健康专家加布里埃尔·弗莱明(Gabriel Flemming)解释说。

1974年,为了换取坚挺的外汇和西德的设备,东德人将这种面料的生产许可授予了西德的Reifenhäuser公司及其子公司Reicofil,双方在德国的国际贸易展览会上进行了接触,而后开始了商谈。Reifenhäuser在后来的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聚丙烯。

11年后的1985年,Reicofil公司开发出第一台生产合成纤维的机器。今天,全世界75%以上的医疗卫生口罩都产自Reicofil的设备——对于一个原本旨在解决恼人的短缺问题的产品来说,这是个不错的成绩。

疫情之下,Reicofil的领先地位自然得到了巩固。

“随着新冠肺炎的出现,之前大量供应的一次性防护口罩突然变得稀缺起来。”弗莱明说。“突然间,像Reifenhäuser集团的Reicofil这样的隐形冠军获得了国家层面的关注。其生产线可用于生产无纺面料,凭借其生产线,该公司已成功发展到占据全球75%的市场份额。无纺面料,例如熔喷布,是防护口罩的必备生产原材料。”

此外,弗莱明认为,来自德国东部的机构可以成为进一步创新的源泉。

“如今,像开姆尼茨(Chemnitz)的萨克森纺织研究中心(STFI)或鲁道尔施塔特(Rudolstadt)的图林根纺织及塑料研究所(TITK)这样的非营利性临床研究机构已经准备好合作开发医用级特种纺织品,包括合作测试和制造。”弗莱明说道。


医院的机器人帮手

冠状病毒大流行已引起人们对卫生需求的关注,这在医院中最显迫切。要确保医疗设施得到适当的消毒,且消毒过程中不会有人感染疾病,一个办法就是使用机器人。

德国机器人公司InSystems提出了这样的消毒机器人系统,该公司告诉《商报》,仅在四周内,他们就收到了一百多个来自医院的问询。

这个想法是有先例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称,中国医院已向丹麦一家制造商订购了2000台消毒机器人。InSystems公司希望借助一款名为ZenZoe的机器人复制这一成功。ZenZoe可利用紫外线杀死空气中以及物体表面的病原体。该公司表示,ZenZoe的杀菌效率为99.99%。

据IFR预测,到2022年,医疗机器人的国际营业额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91亿美元。

“机器人行业是德国机械工程领域最具创新性的行业之一,”GTAI机器人专家克劳迪娅·格吕内(Claudia Grüne)说道。“德国的OEM企业在全球机器人和自动化公司中名列前茅。”


研发

新冠:德国在危机期间对科学的信心大增

冠状病毒大流行的后果之一是德国人对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信任度大幅提高。这是“科学对话”(Wissenschaft im Dialog)倡议在罗伯特-博世基金会(Robert Bosch Foundation)和弗劳恩霍夫协会(Fraunhofer Society)的支持下进行的一项新冠专项研究得出的结论。

在4月15日至16日对1009人进行的调查中,7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完全”或“很大程度上”信任科学和研究。这相比2019年仅46%的比例有所上升,相较2018年和2017年也有显著增加。相反,对科学的可信度感到“不确定”的人从2019年的占比46%下降到本次调查的20%。

81%的受访者表示,关于新冠危机处理的政治决策应基于科学的结论。

除此之外,该研究还得出了一些令人不解的结果。77%的受调查者表示,他们觉得自己对冠状病毒的情况很了解,然而只有27%的人表示,他们信赖记者关于疫情的报道。

73%的人认为遏制病毒的措施完全或基本上是适当的,而分别有44%和45%的人相信政治家或国家代表发表的声明。


德国开发的新冠抗体检测方法“准确率达99.8%

巴伐利亚州彭茨贝格市(Penzberg)的研究人员为瑞士制药公司罗氏(Roche)开发的检测方法,被誉为对抗新冠病毒的“里程碑”。

罗氏公司于5月4日星期一在彭茨贝格的实验室启动了一项新的血清学(基于抗体)的测试,德国卫生部长詹斯·斯潘(Jens Spahn)和巴伐利亚州州州长马库斯·索德(Markus Söder)出席了新闻发布会。5月3日,该测试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紧急批准。据该公司称,该测试的准确率达99.8%,远胜于其他同类测试。

“这不仅是区域性事件,而是在抗击新冠病毒方面迈出的重要的国际性的一步。”索德表示:“解决危机的方法将是科学的方法,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德国卫生部长斯潘强调说,该检测在针对Sars-CoV-2病毒的特异性以及阳性和阴性结果的敏感性方面都设定了新的标准。他补充说,本月将进行300万次测试,未来每月将生产500万份,以供德国使用。罗氏公司表示,国际范围内,无论哪里需要,他们都可以提供亿万份测试。

“这样的测试对于找出迄今为止受感染的人口百分比是否超出官方数字非常重要。”斯潘告诉记者。

罗氏表示,他们计划在德国工厂投资4亿欧元。索德也表示,巴伐利亚州将出资4000万欧元,以支持其在彭茨贝格的业务。

“罗氏的扩张很好地证明了德国是欧洲领先的生物技术基地,”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GTAI)化学品与健康部负责人马库斯·施密特(Marcus Schmidt)说。“位于巴伐利亚南部的彭茨贝格市拥有5000多名员工,已经是这家瑞士制药公司全球最大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生产中心。我们也很高兴获悉,巴伐利亚州政府将通过资助一家新的流行病研究机构,进一步发展大慕尼黑生命科学集群。”

GTAI健康保健领域专家格雷戈尔·肯珀(Gregor Kemper)指出,罗氏周一的发布会已经酝酿了很久。

“随着一种特异性和选择性特别高的抗体检测的成功开发,罗氏过去几年在彭茨贝格的投资正在得到回报,”肯珀解释说。“这表明,这也说明在医学研究领域,德国有能力在危机情况下迅速提供解决方案。”


 

共同研究新冠

学术社区平台ResearchGate为从事冠状病毒和Covid-19大流行应对工作的学者设立了一个特别的分区。它让科学家们可以更方便地相互分享工作,事实证明它大受欢迎。

仅仅几周后,该社区页面就收录了来自100个国家的11500多名作者关于冠状病毒和Covid-19的发布信息。在对约3000名用户进行的调查中,近半用户表示,他们在危机期间的协作跟以往一样,甚至更多。

ResearchGate管理层希望这一举措有助于加快科学发现的步伐。

“当人们观察现在的世界,会发现每个人都在关闭自己的边界,每个人都变得更加集中、专注于自己的国家,但是科学不在乎边界。”ResearchGate首席执行官兼病毒学家伊哈德·麦迪奇(Ijad Madisch)说。

总部位于柏林的SaaS提供商Morressier也在帮助研究机构克服各种会议被取消的问题。


实时观察新冠

马克斯·普朗克光科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Physics of Light)和埃朗根-纽伦堡(Erlangen-Nuremberg)的弗里德里希·亚历山大大学(FAU)的科学家们在一个高度安全的病毒学实验室里安装了一台超强的显微镜。其目的是实时观察细胞如何被Sars-CoV-2感染。

感染过程将使用iScat成像过程进行拍摄。研究人员希望这一举措能帮助他们找到出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Covid-19的治疗方法。

“这场抗争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病毒穿透人体细胞、繁殖,然后释放新一代病毒,进而感染更多细胞所需的时间,”埃朗根(Erlangen)马克斯·普朗克光科学研究所所长、FAU实验物理学教席负责人瓦希德·桑多格达(Vahid Sandoghdar)在一份新闻声明中说。“我们目前尚不了解在细胞层面或细胞组织内的每一个步骤中具体发生了什么。”


行业

自行车行业重回正轨

德国的自行车行业从冠状病毒封锁的影响中迅速恢复。虽然最初由于自行车店被禁止开业,自行车的营业额有所下降,但当封锁放松后,业务迅速反弹。

德国两轮车行业协会(ZIV)于5月19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零售商、69%的维修店和其他支持供应商表示,他们预计2020年的业务量将于2019年持平,甚至会增长。54%的经销商表示,其业务已经恢复正常。

只有18%的自行车企业表示,他们迫于生存,需要申请国家帮助。而仅有10%的企业表示会裁员。

事实上,由于使用公共交通的人越来越少,新冠危机很可能会促使德国自行车运动进一步繁荣,在德国开辟新的客户群和商机。

荷兰自行车租赁服务商Swapfiets报告称,其新客户数量显著增加,尤其是在德国较大的城市。在对这些用户的调查中,42%的人表示他们租车的决定受到了冠状病毒的影响。其中有45%是受到公共交通限制的影响,38%是担忧更加拥挤的公共汽车及火车上存在感染的隐患。

而德国的城市已经开始对这一新兴趋势做出反应。以柏林为例,将部分原先由汽车使用的路段保留给骑自行车的人,设置了数公里的“弹出式”自行车道。官方称这些新自行车道是临时性的,但尚未设定将其改回汽车交通的期限。


重振旗鼓

冠状病毒大流行使全球企业面临一系列挑战,令许多企业担心自己的生存。不过,由于危机造成的破坏,少数行业的企业命运实际上出现了逆转。

例如,许多德国人原先对预先配好的食材包持怀疑态度,这类食材包能让烹饪有困难的人快速做成家常菜。但由于餐厅营业受到限制,来自柏林的领先供应商Hello Fresh表示,它在2020年第一季度增加了约100万名新客户,预计今年的营业额将增加40%至55%。其竞争对手Marley Spoon也有相似的增长,其他食品配送服务也是如此。

另一个趋势是人们对家居装修的兴趣重燃。同样来自柏林的在线家具零售商Home24在经历了前几个月的紧缩后,2020年4月的需求量大约增加了88%。来自慕尼黑的室内装饰服务Westwing也表示,受到危机影响,其营业额增加了80%。

软件解决方案的开发也得到了繁荣,因为新冠而需求扩大的各种医疗和健康产品也是如此。例如,吕贝克医疗技术和安全技术公司Dräger2019年尚在缩减人员。而2020年,据德国北部国家广播公司NDR报道,它的呼吸机产量增加了一倍,来自世界各地的咨询和订单纷至沓来。


行为

新冠:危机期间德国的消费者习惯发生变化

冠状病毒大流行迫使人们在包括购买产品在内的许多领域改变其行为。众多趋势开始融合。

疫情封锁几周后,对卫生纸意面面粉的恐慌性抢购可能已经过去,但相较疫情前,德国人的支出方式仍有转变。

其中一些转变显然是受到目前公共生活各个方面禁令的影响。联合利华的数据显示,由于餐厅目前仅允许提供外带服务,德国人在餐馆的消费大幅下降了72%,但德国人在家的食物支出增加了34%。由于电影院和酒吧仍然关闭,家庭娱乐支出也毫无意外地增长了20%。

此外,德国人也发现了无现金购物的优势。互联网银行N26计算得出,使用ATM的次数减少了47%,而哈佛大学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人们更倾向于使用那些无需与他人接触就能进行消费的应用程序

远程医疗的运用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对肥皂消毒剂和其他医疗卫生用品的需求也是如此。另外,一个较为不直观的趋势是,德国人正在购买更多的收纳产品——或许是想利用这段经济放缓期的闲暇时间,为自己生活增添一些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