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rmany Newsletter

04/2021

研发



德国科学家发现新冠疫苗血凝块成因

阿斯利康(AstraZeneca)和强生(Johnson&Johnson)生产的载体疫苗注射到人体内形成血凝块,这种罕见但严重的病例,成为国际防疫进程的一个阻碍。

研究人员现在东德城市法兰克福的歌德大学,他们可能已经查明起因。在科学论文的预印版中,罗尔夫·马沙莱克(Rolf Marschalek)教授带领的小组称注射疫苗中的刺突蛋白能刺入细胞核。小组发现蛋白内的“移接”或分离会导致极端反应。

辉瑞(Pfizer)/BioNTech 和莫德纳(Moderna)制造的信使RNA(m-RNA)疫苗,蛋白不会刺入细胞核中,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发现不了血凝块。

马沙莱克告诉金融时报:“当这些...病毒基因进入细胞核会造成新问题。”

阿斯利康和强生的血凝块报道非常少,但出于对副作用的恐惧,许多国家推迟了这些疫苗的推出。强生正在和法兰克福研究人员改正这一问题。

马沙莱克补充到:“强生在尝试优化疫苗。我们手中的数据可以告诉公司怎样改变这些结果,为突刺蛋白的制定遗传密码,防止意想不到的移接反应。”

在这里阅读原预论文


汉堡研究人员识别新冠生物标志物

科学家了解大概19%的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会引发新冠,严重感染。但很难预测哪些病人最有可能患上危及性命的疾病。

现在,汉堡-埃普多夫大学医学中心临床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所的人已经识别了所谓的高致死率和发病率的生物标志物。

关键就是血液中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和对称二甲基精氨酸(SDMA)的水平。研究小组创造一种算法,区别高风险(87.5%死亡率)和中等风险(25%死亡率)和低风险(0%死亡率)。

这一发现不仅应用在诊断上,还应用于预防。

Scientific Reports杂志5月10号发布的研究小组论文写到“识别新型风险因素或导致病人感染高风险致死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生物标志物,可能有助针对病人早期监测和干预。”


让信使核糖核酸(mRNA)治疗更加有效

信使核糖核酸(mRNA)是世界最有效抗新冠疫苗的关键,也表明了抗癌和其他疾病大有前途。现在科学家在德国Jülich研究中心和制药公司阿斯利康合作,已经发现如何更好在皮下使用。

研究人员称目标是让病人自我管理药物治疗,这会非常有用,有助心脏病和中风病人恢复。这一技术也帮助mRNA在到达可以高效发挥作用的细胞前,被酶溶解。关键是一个包含所谓脂质纳米粒(LNP)的包装系统,这种脂质纳米粒是由类似脂肪物质的混合物制成的微小囊泡。


这个过程的问题在于会引起炎症。但是尤利希和阿斯利康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新的低炎症脂质纳米粒变体。

玛丽安娜·亚内兹·阿泰塔(Marianna Yanez Arteta )是阿斯利康的前沿药物交付的副首席科学家,在Jülich中心网站上说:“融合抗炎症成分到脂质纳米粒里,极大简化了疗法,可能为其他治疗开放。”

更多信息在这里


德国亥姆霍兹协会是颗研究新星

根据自然指数的科学文章对1万多家国际研究机构进行的调查编制,德国顶级科学机构—亥姆霍兹协会(Helmholtz Association)凭借提高的研究能力,在2021年成为新星指数(Rising Stars Index)世界第二,亥姆霍兹排在中国南方科技大学之后。

亥姆霍兹是前五名中唯一一个不是大学的机构。经自然指数全面的国际评价后,居于第六。指数显示,亥姆霍兹协会的独特优势在物理、生命科学和地球与环境科学领域。

亥姆霍兹协会的主席奥特马尔D·威斯特勒(Otmar D. Wiestler)说:“多亏了研究中心和其他机构紧密交流,我们与其他世界领先机构共同合作,经常想出非常有创造力、一流的研究方法,我们的研究人员也着手解决关键问题,开发高度复杂挑战的解决方案,他们的成果获得巨大的认可。”